315黑猫投诉-新浪旗下消费者服务平台

网购宠物藏“猫腻”:七日之痛何时止?

陕西网2024.07.17 09:23

“年纪轻轻就‘猫狗双全了’”是现在年轻人证明自己充实快乐的流行说法。撸猫遛狗已然成为当下年轻人重要的精神依赖。

无论是网络还是现实生活中,宠物话题也成为了社交“硬通货”——只要你能聊两句宠物,我们就可能成为朋友。这或许也是“它经济”得以蓬勃发展的原因。

统计显示,中国城镇宠物消费市场规模稳步增长,从2015年的978亿元(人民币)增至2023年的2793亿元,到2026年预计将达到3613亿元。然而,在这繁荣的宠物经济背后,也存在不少暗疮毒瘤,“劣质宠物粮”“天价收费宠物医院”“隐蔽宠物殡葬”等不良现象层出不穷,近来频频引发关注的“星期宠”话题也是其中之一。

“星期宠”一词,指在购买后短时间内出现严重健康问题的小宠物。对于满怀期待迎接家庭新成员的买家而言,这无疑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噩梦。活泼可爱的幼宠可能在短短几天内突然病恹恹,出现呕吐、腹泻或发热、咳嗽等症状,甚至迅速走向生命的终点。这种从天堂跌入地狱的心路历程,使得“星期宠”成为无数养宠人心头难以愈合的伤痕。

责任难辨的“星期宠”

“把狗接回家的这几天,它就一直躺着,不吃不喝,送到附近宠物医院开了药打了针,也不见起效,没过几天小狗就死了,找了商家很多次也没有结果。”日前,来自山西太原的尹女士向陕西网《问政陕西》栏目投诉称,秦汉新城某宠物店通过网络销售患病宠物狗,并存在捆绑销售行为。

五月份在网络平台“萌宠”广告的推荐下,尹女士于“秦汉新城某宠物店”购买了一只比熊犬,并在商家要求下,捆绑消费了高价狗粮。小狗生病之后她多次联系店家,但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被迫维权之后,也渐渐了解到名为“星期宠”的灰色产业。

“不止我一个人买到了!我所在的23人维权群里,大部分人都买到了‘星期犬’或‘星期猫’,这些宠物买回家不久就病死了。大家也都被强制消费了大量宠物粮,客服说如果不买宠物粮,小动物以后生病或者死亡他们概不负责。可即便买了他们的宠物粮,宠物真出现了问题,他们也不负责。”尹女士气愤地说。

“比熊1000一只(西安自提)”“西安XX猫舍|美短|180天重疾保障”,在看似诱人的宣传词背后,是“货不对板”“捆绑销售”的陷阱,买到手的宠物也会在短期内出现各种健康问题,并且大多活不过一星期,这类宠物在行业内被称为“星期宠”。

记者调查发现,不少网友也遭遇了类似问题。这些网友表示,在发现宠物出现健康问题并联系卖家时,卖家往往声称是消费者饲喂不当导致的,与他们没有关系。

尹女士回忆,购买的“比熊”生病以后,她自己带去某“动物诊所”检查,确诊了犬瘟热。她说:“因为饲养宠物属于活体饲养,确实可能存在喂养不当的问题,所以一旦买回家后,谁是谁非全靠扯皮。”

购买“星期宠”的消费者不仅承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经历了情感创伤。他们投入了大量的金钱、时间和精力照顾病犬,却往往面临救治无效、爱宠离世的残酷现实。此外,高昂的医疗费用、维权难度大等问题,加剧了消费者的无助感和对宠物市场的信任危机。

“星期宠”为何仅活“一星期”?

互联网上,萌态可掬的各类小生命是吸引眼球的利器,但当这份爱意跨越屏幕来到现实中,却在短时间内戛然而止。貌似健康的小猫小狗,为何到家不久就会生病甚至死亡?

陕西省畜牧业协会宠物产业分会会长周庆国教授介绍,所谓“星期宠”主要是感染了犬瘟热、细小病毒病、猫瘟等严重的传染病,常见传染病通常有约7天的潜伏期,在宠物交易前如未进行免疫或免疫保护力不足,那么在运输途中或交易后,完全存在发病的可能性。消费者购买前在店内或视频中看到健康活泼的宠物,也有可能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而临床表现“健康”。

“还有一些不良商家会采取特殊手段”。西安西唯宠物医院计院长介绍,部分不法商家为了经济利益,会通过一些手段掩盖小动物的健康问题,如注射类兴奋剂使病犬短时间内表现活跃,或者滥用抗生素来短暂抑制部分病症,便于最短时间内脱手。更有甚者,直接从非法繁殖场收购病弱、近亲繁殖或携带遗传疾病的幼犬,以低价出售牟利。

同时,很多宠物店缺乏专业的宠物管理和疾病检测手段。计院长说,要想获得合格的检疫证明不仅成本较高,而且检疫流程相对繁琐,时间也比较长。因此,出售宠物猫狗的猫舍、犬舍大多用自测疾病抗原的方式替代,在准确性上会有不足。

据业内人士透露,宠物的运输过程是影响其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尽管农业农村部对于动物活体运输有严格的法规,但部分商家在无任何防疫检测和运输登记的情况下,为谋取利益依旧选择铤而走险,通过夜间运输来规避监管。由于长时间的封闭运输、缺乏水和食物、环境温度不适等因素,许多宠物的健康状况会急剧恶化,导致到手之后马上出现各种问题。同时,此类运输乱象也致使带病宠物在市场流通,造成了较大隐患。

宠物交易市场长期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消费者往往缺乏专业知识,无法准确判断小狗的健康状况,而某些商家则利用这一点,隐瞒真实情况,提供模糊或虚假的健康证明。此外,线上平台对部分宠物店监管不力,对商家资质审核不严,为“星期宠”的流通提供了便利通道。

如何避坑“星期宠”?

当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悦己消费”,“养宠”即为其中之一,尤其在“单身经济”和“银发经济”的强力驱动下,我国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宠物市场之一,在社交平台搜索“宠物”,相关笔记有1976万+,相关话题浏览量更是高达95.2亿,以宠物为核心的“它经济”热度持续飙升。

“星期宠”,一个看似温馨却又暗藏危机的词汇,如同一面镜子,映射出宠物交易行业的诸多痛点与消费者的权益困境。

处于被动地位的消费者,该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陕西融德律师事务所范一君律师接受采访时建议:“在夜市或社交软件上购买宠物多为‘口头交易’,缺乏保障。这种情况下的交易应该要求商贩出具检疫证明或书面合同。购买完成后也建议保留购买记录3~6月左右。”

“商家在合同中用文字规避责任的条款,即所谓免责条款并无效用。因为宠物作为活体,要注射疫苗和检疫合格后方可售卖,不能抛开责任谈免责。”范一君说。许多商家在售卖“星期宠”等存在各种健康问题的活体动物时,存在未如实告知买家实情的情况,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此外,如果此类宠物身上携带有传染病的病原,商家可能还涉嫌违反《动物防疫法》。保留好证据并走合法渠道维权是维护自身权益的最优选择。

计院长表示,在购买宠物前,了解宠物的生活习性和易患疾病,有助于买家提前预防和及早发现身体异常。购买宠物时,还应仔细观察其精神状态、行为举止、皮毛、眼睛、耳朵、四肢以及肛门周围是否有异常。健康的宠物通常精神良好、行为活泼、四肢有力、皮毛光滑、眼睛明亮无分泌物、耳朵干净、肛周清洁。购买宠物后,最好尽快带宠物去正规宠物医院做一次全面体检,以便及时、详细地了解宠物的身体状况。

周庆国强调:“‘星期宠’现象的破解,需要政府有关部门、行业协会、消费者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只有当我们携手构建起合法、合规、公平、公正、透明、有序的宠物交易市场,才能真正守护好每一个小生命,让每一个新添的‘家庭成员’都能带来快乐而非泪水。”

《文明诚信投诉公约》

我要投诉

24小时有效投诉26713

累计有效投诉26008343

黑猫投诉
黑猫投诉
官方邮箱:heimaotousu@vip.sina.com

合作机构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召回技术中心
全国消费品缺陷线索检测协作网
APP风险检测
新浪人民调解委员会
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
金盾
新京报智库

合作媒体

新华社 人民网 央视新闻 央视财经 工人日报 法治日报 中国消费者报 消费日报 证券日报 中国交通广播
央广网经济之声天天315 财经网 中国商网 华夏时报 经济观察报 中国经营报 中国网财经 中国科技投资 中国食品报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报告 新京报 北青网 千龙网 新闻晨报 新快网 鲁网 山东商报 泰山财经 齐鲁晚报
钱江晚报 燕赵都市报 潇湘晨报 金陵晚报 安徽商报 陕西日报 中国城市新闻网 今日女报 消费者报道 差评

合作律所

  • 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
  • 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
  • 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
  • 北京道可特律师事务所
  • 岳成律师事务所
  • 广东保典律师事务所
  • 泽普律师事务所
  • 北京亿中律师事务所